高温电力电缆是一种能够在高温环境下安全、可靠地传输电能的电缆。一般来说,它是指可以在 90℃以上的环境温度中长期正常运行的电力电缆。与普通电力电缆相比,其关键特点在于耐高温性能,这使得它能够适应诸如冶金、化工、玻璃制造等工业领域中存在高温热源的复杂工作环境。
安装阶段的注意事项
环境温度和敷设方式
环境温度要求:在安装高温电力电缆时,要考虑环境温度。一般来说,电缆敷设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电缆允许的最低敷设温度。例如,对于某些矿物绝缘高温电缆,敷设温度最好不低于 0℃,因为过低的温度可能使电缆材料变脆,增加安装过程中损坏电缆的风险。
敷设方式选择: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敷设方式。常见的敷设方式有直埋、桥架敷设、穿管敷设等。在有高温热源的区域,如靠近熔炉或高温管道,应避免电缆与高温物体直接接触,可以采用架空或桥架敷设方式,并与热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对于直埋敷设的高温电缆,要注意土壤的热阻系数,选择热阻系数合适的回填土,以保证电缆在运行过程中的散热。
弯曲半径控制:高温电力电缆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弯曲半径。因为电缆在高温环境下运行,材料的机械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弯曲半径过小,会导致电缆绝缘层、护套层等结构受损。一般要求高温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一定倍数,例如,对于交联聚乙烯绝缘高温电缆,其弯曲半径通常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 15 倍。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使用专用的弯曲工具和设备,确保电缆的弯曲过程平滑、均匀,避免出现急弯或扭曲的情况。
接头安装和密封:电缆接头是整个电缆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对于高温电力电缆尤其如此。在接头安装时,要确保连接牢固、接触良好。使用高质量的接头材料和工具,按照制造商的安装指南进行操作。例如,对于耐高温的铜芯电缆接头,要保证铜芯之间的连接紧密,采用合适的压接或焊接方式。同时,要注意接头的密封,防止水分、灰尘等杂质进入接头内部。因为在高温环境下,这些杂质可能会引发绝缘击穿或加速接头老化。可以使用耐高温的密封胶或密封带对接头进行密封处理。
运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温度监测和负载控制
温度监测系统:在高温电力电缆运行期间,必须安装温度监测系统。可以使用热电偶、光纤温度传感器等设备对电缆的关键部位(如接头、靠近热源的部分)进行温度监测。实时监测温度数据,并设置报警阈值。例如,当电缆温度超过其额定运行温度的 80% 时,系统发出预警信号;当温度接近或超过额定温度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降低负载或检查冷却系统。
负载管理:严格控制电缆的负载电流,确保不超过电缆的额定载流量。在高温环境下,电缆的载流量会受到一定影响,一般需要根据实际环境温度和散热条件对载流量进行修正。例如,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电缆的载流量要相应降低,以避免电缆过热。同时,要考虑电缆的过载能力,尽量避免长时间的过载运行,因为过载会加速电缆绝缘材料的老化,缩短电缆的使用寿命。
绝缘性能检查:定期检查电缆的绝缘性能是保证其安全运行的关键。可以采用绝缘电阻测试、介质损耗角正切测试等方法。绝缘电阻测试一般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定期(如每半年或一年)对电缆进行测试,记录绝缘电阻值的变化情况。如果绝缘电阻值下降明显,可能表示电缆的绝缘层出现了问题,如受潮、老化或局部损坏。介质损耗角正切测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电缆绝缘的老化程度和内部缺陷,对于运行时间较长或在恶劣环境下运行的高温电缆,应适当增加测试频率。
防火措施和应急处理:由于高温电力电缆本身处于高温环境,存在一定的火灾风险。因此,在电缆敷设区域要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如灭火器、灭火砂等。同时,要设置防火隔离措施,如防火隔板、防火涂料等,将电缆与其他易燃物隔离开来。在发生火灾或电缆故障时,要及时切断电源,启动应急预案。操作人员应穿戴防火服、绝缘手套等防护装备进行紧急处理,避免触电和烧伤等事故。
维护和检修阶段的注意事项
定期巡检内容和周期:建立定期巡检制度,巡检内容包括电缆外观检查(查看是否有破损、鼓包、变色等情况)、支架和桥架检查(检查是否有松动、腐蚀等)、温度监测设备检查(确保温度传感器正常工作)等。巡检周期根据电缆的重要性、运行环境等因素确定,一般情况下,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外观巡检,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绝缘性能测试等。
故障维修和部件更换原则:当发现电缆出现故障或损坏时,要及时进行维修。对于轻微的损坏,如护套层的小面积破损,可以采用修补的方式进行处理。但对于绝缘层损坏、芯线断裂等严重故障,可能需要更换部分或全部电缆。在更换部件时,要确保新部件的型号、规格与原电缆完全匹配,特别是在耐高温性能、载流量等关键参数方面。同时,维修后的电缆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收,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后才能重新投入使用。